whatever you say
you'll get fucked!!

中国嘻哈之春

很巧的是,这篇文章其实是两周前写的。那个时候处在风口浪尖的pg one因为几年前写的一首歌里面的歌词被主流媒体逮住痛批,然后墙倒众人推,之后歌曲下架,被封杀。这种严厉的处罚手段让我感觉到官方很可能是在抑制一种潮流,那就是嘻哈的发展。但由于那几句歌词你要用道德水准来看,确实无法饶恕,所以说如果上面的用意真的是针对个人进行惩罚,那也很难辩解清楚。加上另一个冠军Gai又上央视,又上歌手吸粉无数,让我甚至产生幻觉,上面是不是有意向把嘻哈文化网正能量,中国传统文化方向引导呢?

但昨天gai突如其来的退赛证明了我之前的猜想是正确的。而这一次,一个歌手上节目唱了一首正能量,有水平,而且还引起广泛关注的歌曲,比赛了两场就被强制退出了。而且已经录好的第二期,每一个镜头都被剪得干干净净。要说是哪个当官的落马了,或者哪个艺人被逮到吸毒了,这样做也就司空见惯。但一个艺人在没有做错任何事的情况下,就这样被封杀,还不令人惊讶吗?

封杀的理由是什么?

就是因为他代表着嘻哈文化,或者,他是一个嘻哈歌手,唱的是嘻哈风格的歌曲。

嘻哈有这么可怕吗?

要是几年前,《我是歌手》上突然出现一个叫gai的歌手,唱着《沧海一声笑》,然后吸粉无数甚至夺冠应该也不会被怎么管吧。

但现在偏偏不行了,因为嘻哈已经火了,他不能再这样火上浇油了。根据一些新闻的报道,《中国有嘻哈》巡演已经被叫停,正在筹备的第二季也已经夭折。至少,就目前形势来看,方兴未艾的嘻哈文化,在接受了一波商业资本的欢迎后,遭到了主流价值观的当头一棒,2018,它的发展可谓令人担忧了。记得有节目里的rapper说2017是中国嘻哈的元年,现在看来,2017只能称为“中国嘻哈之春”了。

那么,嘻哈真的有错吗?嘻哈为什么不行?我觉得,不用抽丝剥茧的去科普嘻哈的来源,只要看看嘻哈在中国是怎么火的,就能看出个眉目。

《有嘻哈》绝对是2017年最火的现象级综艺。我无法找到另一个综艺节目,它的影响力和话题度能与它匹敌。首先,它具有大多数“大综艺”的共同特点: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模式+流量明星,但有了这些只是基础,真正使它火的,还是它的内容:rapper和嘻哈音乐。

我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不是嘻哈音乐的粉丝,中国听嘻哈的人没那么多,大多数人都是从非专业的角度看个热闹。而有这么多人看热闹,那就不能否认,这种东西其中一定有着吸引人的东西。

1.个性化和多样性。

中国人太多,中国选秀节目也太多,选到后面真的就只有长得差不多的人,报着差不多的理想,唱着差不多的歌,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有嘻哈》里面,每个人,长相几乎都很普通,但它们的装扮和个性slogan,一出场就能给你很深刻的感官刺激:bridge的绿扫把,gai的寸头和算命装,pgone 的韩流来袭,hiphopman 的死神装,vava的彩妆,鬼卞的低音炮,就连脏辫也有胖的和瘦的版本,最后剩下一个看似普通人的孙八一到头变成最格格不入的一个了。。。他们特别像是游戏里面有着各种技能的的人物,你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当然里面也有很多雷同的,所以最后成功的都是被人记住的。

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眼光。因为中国人实在太缺个性表达了。而电视节目中,diversity也非常局限,才艺展示除了唱歌就是唱戏,不然就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杂技什么的。。。主流媒体鼓励人们去追求“同” 的东西,也就是大家想都不想都知道的那些价值观和物质追求,大家习惯了伪装,去跟别人一样,压抑自己的个性。而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而人与生俱来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有嘻哈》一定程度上是呈现了人们对“自我表达”这一美好愿望的追求。

2.所谓的real

《有嘻哈》里面的人们真的real吗?我看不一定,很多人是为了展现自己所追求的“real”而刻意real。但比起其他选秀节目呢?他们肯定real得多!

人们都想在真实生活中获得real,但这是几乎不可能的。大多数人将伪装当成了生存的技能,但说唱歌手却将获得真实当成了追求。他们至少在追求这个东西,将它当成是不可改变的信仰。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fake就跟犯罪一样,如果你这个人fake,那你肯定就被人人唾弃了。那么,即使有fake的人为了名利而装real,那又如何呢?任何文化中都有不虔诚的人,但这种文化本身呈现出的人文之光确实能够打动人心。

而说到底,节目中real的东西其实很大成分是存在与音乐之中的。rapper的歌词都是自己写的,讲述的是他们的想法和经历。其他选秀节目里,选手唱一首别人的歌,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艺,很多时候我们希望他赶紧把歌唱完,更不会去在意歌词。就像人人都不愿意听谎话一样,如果你唱的是别人的歌,唱得再好也像是在说假话,或者至少是借假话来表达真心的想法。但rapper唱的就是他心中所想,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至于真实为什么能打动人心我想不用去解释。同理,《有嘻哈》兜售的“真实”,哪怕是“所谓的正是”,能够有这么多人买单,我想,也是因为这个社会,真实的东西太稀缺了吧!

3.叛逆

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两个字提炼出来。

如果说real是rapper的人设,那叛逆就是这种人必去做的一件事情。因为是个人,在遭遇不公平,不正义就会不爽,而这个人比较real的话就会选择反抗。为什么我们在节目里看选手互相diss,选手diss节目组看得很爽?因为这种日常经常发生的事情,不和谐的东西,在电视上通常是回避或者限制的。和与不和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但正是因为其中一面被展现得太多,我们觉得假了,厌倦了,而另一面很少看到,我们就会觉得新奇,真实。

不仅是真人秀的内容给人一种看戏的感觉,说唱的这种形式本身也会给人很强的代入感。刚接触嘻哈,或者刚看这个节目的人肯定有这种感觉,就是里面的人有一种一言不合就开干的感觉。或许是,由于说唱本身的语速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你很难不将它与骂人联系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有无数个想骂人,想打人的时刻,但大多数情况都忍住了。而在这里,骂人似乎是一件工作,骂的好,还会受到鼓励和荣耀,观众是不是也在冥冥之中发泄了一番呢?

当然,这只是对于说唱这种音乐形式一种非常俗的比喻,但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你可以说,说唱不一定是表达不满,不一定是骂人,但你不能否认,人开心的时候更趋向于唱歌而不是骂人,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会骂人而不会趋向于唱歌,而说唱是与骂人最相近的艺术表达形式。

这里扯远了。我想说的是,这个社会本身是存在矛盾和问题的,而人们肯定是有反抗,或者说发泄的需求的。但这个社会并没有给予人们太多的渠道(你懂的),所以我们一旦看到有哪种合法的形式,哪怕是仅仅是从感情层面发泄一下我们这方面的欲望时,我们就会变得如饥似渴,特别是在这个连《水浒传》都无法在电视上看到的时代。

这是我认为的,嘻哈火的深层次的原因。

在我看来,《有嘻哈》之所以成为一个2017现象级的节目,与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是有很深的联系的。在物质基本得到保障的今天,人们自然会追求123,甚至456,。嘻哈的火并不是一帮你不怎么认识,甚至不怎么喜欢的人硬是要把这个东西推销给你,而是你缺某些维生素123,而嘻哈这个东西恰好含有123,所以你很偶然地选择了嘻哈。或许,再来一次你不会选择嘻哈,但你还会选择维生素123。

把这些道理弄懂了,其实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不管嘻哈是舶来品,还是可以被中国文化改造的,它的内核始终与我们标榜的主流价值观,或者说是官方希望的人民的设定是有所违背的,这种文化在地下,在边缘是无关紧要的,但要是,万一它成为一种潮流,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那岂不就出问题了吗?所以,gai无论是把《超社会》从他简历里抹掉,还是只唱《沧海一声笑》这种中国风的说唱也好,他只要是在说唱,他就是不可以的,除非他丢掉123,但那样他跟一个酒吧歌手有什么区别呢?






评论(4)
热度(2)

© 风扇不摇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