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ever you say
you'll get fucked!!

深圳 day 1

没想到刚来的第一天就这么累。虽然有些不敢承认,但还是觉得可能,是我老了吧。当然,这也可能是背着surface和它的充电器的原因。

说好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开始地毯式收割的暴走模式——每个地方都要抓紧时机去瞅瞅,说好了这次主要是来体验深圳的生说,说好了不要再像一个穷人一样旅游。。。但这些预防针似乎都不起作用。那一股穷追不舍的劲儿,似乎就印在我的基因里一样,随时都可能被激发出来。那一股劲,可以善良地理解成是一种为未知的好奇。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思维的懒惰:一种,你处于一个很无聊的状态,没有一个你渴望的的目标驱使你前往下一站,你害怕这种犹豫不决,害怕自己没有目的的这样一个状态,又懒得再去寻找下一刻所追寻的意义,所以就把希望交给了未知,骗自己相信,在前方,会有惊喜,点亮越来越多地图上的阴影部分,你的人生就越来越有意义。也许,这是一种穷人的功利主义的想法?真是可怕!你想想,当你很穷,同时又很懒,以追求精神为借口放弃追求物质,而精神层面,你想要的其实你也没有想清楚,所以就把思考交给了最容易的事情——不断向前奔跑。这或许有些“阿甘精神”吧。

我觉得,不能用褒贬来评判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我也拒绝一定得为人类的存在赋予价值。因为价值本来就是人主观的评判,人站在人的立场上评判自己,本来就不客观,而且荒谬。人类作为群体,为某些价值和行为故障喝彩,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利于整个群体的繁殖,群体因为这个东西而开心,所以赞扬,而其实这只是人类各种行为的一种罢了。

但是,我们作为个体,我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开始和难过随意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我们可以表扬自己玩了一天什么都没做,因为这使我感到轻松舒服,或者我玩的游戏真的很有意思。我们甚至可以表扬某个同学欺负了低年级的小朋友,因为我们内心真的觉得这件事情很酷!那又怎样呢?反正我们说了也不算,为什么非要和这个社会的秩序保持一致呢?恰恰是因为我们为了让自己维持在心中的那个“秩序”上,所以我们错过了太多。只可惜,要从这个秩序之中挣脱出来,建立自己的秩序,真的需要不断的修炼。需要把自己的大脑皮层翻出来看,哪些东西是你觉得好的,觉得开心的,哪些是别人觉得好的,哪些是别人觉得好的你也觉得好的,哪些是别人觉得好的其实你并不以为然的。。。认识这些东西,并不是要去有所行动,完全脱离这个社会,而只是让自己的感受更加真实,让自己的感情更接近完全地释放。。。

所以,现在已经离题万里了。我现在满脑子竟然都还是胡里奥的《南方高速》(不得不说这部出发前差一点就看完的小说真的是令人振聋发聩)。是的,我在讨论我暴走的这件事情。所以现在看来,暴走这件事,也并没什么不好,谁没有自己的一点癖好呢?任何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都有它积极和负面的成分,或许,对于这种与身俱来的,自己无法理解的举动,最好的做法,不是去完全抹除它,而是去驯服它,将它调整到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一个状态。

好吧,刚刚来深圳,我又跟自己过不去了。

深圳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在我看来,它最美好的地方在于这里有着靠海、低纬度,阳光充足、四季温暖、能够生长一些又高又壮的热带植物的良好基因,同时又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和勤劳的工人在此投入,付出,这两点的结合,经过40年,已有时日的建设,自然就成了中国金字塔尖上的明珠(不确定地打一个之一)。就像一道菜,优秀的厨子,用新鲜饱满的食材做出来的,还能有差吗?

但深圳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它虽然是一个精致的作品,但由于历史太短了,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生机勃勃,朝气满面,但怎么说,我这个年龄的人看到小孩子不过是心情多了一抹亮色,但可能,经历过风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时不时将你拉入黑暗阴雨之中,使你一会黯然神伤,一会蓦然回首,那种忧伤的,深刻的感觉,更能吸引我一些吧。当然,这也只是从艺术审美上去主观感受而已。





评论
热度(1)

© 风扇不摇头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