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ever you say
you'll get fucked!!

2017.9英伦之旅(上)(流水账,随便扯,多图)



回想起,god damn it 我的天!

这趟英国之行,绝对是我2017年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情。

它对我来说真的很有意义!这是个long story,但我也要好好记一记。

关于这次旅行

距离上一次一个人名正言顺的旅游——云南之行,已经有两年了,也是我这份工作干了两年之后一次彻底的放松。

不得不说,这两年以来我改变了很多:两年前,充满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惘,但那时候还年轻,有几分失落也不会很沉重,大有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情怀;而现在嘛,可以说得到了当初想要的东西,但却变得比以前更加焦虑了。刚过了25岁就大有马上30的感觉,所谓的三无人员,即使自己不承认也会随时感受到身边无形的压力。

我害怕自己在负面情绪下惶恐而又碌碌无为地老去。这也许是这次旅行真正的原因吧。

为什么要去英国呢?

首先,我一直想出一趟国,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挑战一下自己的生存能力。但由于一直担心钱啊,也没有伴没有时间所以一直没去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开始有这个想法,是看到Travis要在9月10号在伦敦举行《the man who》的纪念演出的不久之后。

Travis是我最喜欢的乐队,《the man who》是我最喜欢的专辑。

都没有之一。

但首先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就“哦”的反应。因为在伦敦啊,关我什么事。那段时间是我工作这么久以来最无聊的日子。片子播了又没有选题,感觉到自己在浪费生命,绝望地要死。我说不行,我必须给自己找一件有挑战的事情做,让自己有个追求才对。但悲催的是,我现在到底想要什么,我也在苦苦寻求。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要不去看Travis吧,这是现在我唯一一件能够确定我100%想要去做的事,而且盘算下来,我好像也能勉强凑出时间和金钱,而且英国我也向往已久,现在不去,什么时候去呢?其实,早在那一刻,我就在心里决定了。我知道,这把火一旦在心里燃烧,是没有什么能把它浇灭。 

即使还没去实现,我想到这个决定我就兴奋!

我跟我们制片人请假,他说:你疯了吧。但没理由阻止,所以还是同意了。

我跟我同事说,他们都没当回事,以为我只是说说,后来走之前知道我真的要去才大吃一惊。

我跟我那些出国留学和在国外的朋友说:他们都说,去啊,这有什么。

但其实,我内心从来没有动摇过。虽然我跟我妈说她反应让我很意外:好啊,我携程卡上还有2万块,你订机票酒店都可以用哦。

然后就是办签证、订机票、酒店,做攻略。至始至终,都在跟拖延症作战,其实挺难受的,像是在做一个你内心其实很恐惧,但又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哪怕中途伦敦、曼切斯特发生那么多恐怖事件,我都没有动摇过,因为要是我这个计划失败了,我一定会变得难以挽回的糟糕的!

出发了

旅行攻略就简单的做了做,其实就够了。

我一直很相信《lonely planet》上的一句话:如果你出发了,你的旅行就完成了一半。

还有《世界之道》上的一句话:只要你上路了,旅行的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我在出发的前几天,就已经有旅行的感觉了。好像我已经顺利完成旅行了一样。但那种感觉,真的很开心!

为了省钱,我去程买的是波兰航空,要在波兰中转,但也比直飞多两个小时,两个小时省1000多块钱,为什么不胜?虽然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波兰领导班子空难事件,但我想全部波兰人民每天都在坐波兰航空呢,你一座就遇到空难的几率也。。不大吧。

早上5点的首都机场。难得的清秀。

本来是早上8点飞10个小时到波兰中午12点然后等三个小时再飞伦敦的,但由于早上一来就延误了4个小时,所以到了波兰就直接无缝连接奔上飞机了。

我让工作人员给我选一个靠窗的,我好看风景,结果她给我选了一个靠机翼的,挡住了我大半部分的实现,真是气死我了。


10个小时的飞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煎熬。感觉睡了几觉,然后赶在去伦敦前看完了《哈利·波特》的第一部,然后就到波兰华沙机场了。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竟然算是我去过的第一个外国,当我发现连机场的乘务人员都是外国人时,确实有一点奇怪的感受。比较尴尬的是,转机需要再过一次安检,工作人员让我把被子里的水喝了,我比较着急,就直接把水倒在了旁边的垃圾桶,然后那个安检门后面的女生对我大叫: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刻我感觉到,哎呀,其实自己的素质真的也不高,跟乡巴佬一样。怪不得中国人在国外会被黑。




两个小时一晃而过,然后就到伦敦了!到的是希斯罗机场,因此在飞机上可以俯瞰伦敦城,没错,就跟电影上一样。好后悔没拍,国外航空也不要求关手机的。

到了希斯罗要过海关,好尴尬一开始就走错走到另一类去了,后来才发现大部队,入境要填一个入境表,我没带笔,向前面一个中国人借了笔,但他入关后头也没回就走了,所以笔现在还在我那里。
出关之后按照在网上查的我要买一个到帕丁顿的Heathrow express,正好角落里有个长的类似印度人的男的在卖这个,我就过去询问,并刷卡。我记得这是我在英国第一次与人用英语沟通并使用信用卡消费。他说你要买XX卡还是XX卡,我说what's the differece,他解释说是单程还是7天往返,我说是单程于是就买了。

然后按照标识我一路走去做机场快线,路上我换上了英国电话卡,并与在利兹良哥通了话,打着打着居然就走到列车上去了。等我坐下来才发现,路上居然没有人检票。。。当时有点懵逼,还准备问问周边的人是怎么回事,但幸好没问,因为后来才知道,英国就是这样,很多车站都没人检票,全靠自觉咯。这用中国人的思维真是无法想象。

到了帕丁顿,我要坐地铁去great portland station,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买了一张OYSTER卡,并找到了方向。尴尬的是,我当时记成了king’s portland了,把工作人员都弄晕了。

第一次坐伦敦的地铁,很多事情都让我感到新奇。比如这里复古的装修风格(本来就是有上百年历史好吗),还有地铁里时常都有鸽子在飞来飞去,走来走去。

由于该死的备份小U盘出故障,前几天好多照片都丢失了,真是伤心!!还好当时发了微博。(后面赶上微博实名制我连微博都没法发)




因为穷,所以订的YHA青旅,非常庆幸选择了非常市中心的bolsover street。去很多地方走路就能到!

一出地铁,真的可以说是”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原谅我是个乡巴佬,即使在上海也逛过很欧式的街道,但真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第一感觉就是,怎么可以这样美!
虽然之后看多了,习惯了,但我还是能记得那时候的感受:街上的建筑,几乎都是欧式的,不高,但都非常精致,美观,不新,但都非常完好,没有一丝颓废;房子之间的树都很有姿态,应该都有一定的岁数了,路边,屋檐上,还挂着许多鲜花,显得非常有生活情调;道路比较窄,蜒曲折,但非常干净,没有国内街道常见的那种裂痕;这时候正直夕阳西下,天边还漂浮着云霞,空气非常洁净,标志性的红色巴士在穿梭,哇!这里是伦敦!

按照google map继续走,小街里人很少,但身边不时路过打扮精致、体态优雅的男士、女士,肌肉慢慢的跑步人,飞速般穿梭的骑行者,街道旁大多是外面看上去冷清的住宅,零星分布着一些门可罗雀的商店,我意识到我真的人生第一次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之中。这种刺激带来的兴奋和还没来得及倒时差的疲惫不断冲击着我的身体。


走了不久就到了YHA london central,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青旅,各种设施都比国内好很多,除了wifi怎么也用不了以外。

我check in之后进房间后遇到同房间的一个荷兰老头,他说他是坐了8个小时的大巴从荷兰穿海底隧道过来的,因为。。便宜。他说他过来是为了找朋友,至于去过多少次伦敦,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有趣的是我发现房间里面竟然还放着一些消防服,出去一趟后回来,对面床铺的下铺果然住的是一个消防员,是个还挺高大的男生,我说你是个Fire fighter啊,他说不是啊,balabala,我说,哦,你只是wear了一个custume啊,他说不是。。他是个engineer guy。原来人家不是消防员,是个街道工人。。。他说他就是伦敦的,为了工作所以暂时住这里了。

其实这边的街道工人普遍都挺年轻貌美的,感觉工作也都挺轻松愉快,使的都是机器,估计工资也很高吧!

这个时候天差不多黑了,想到还没吃晚饭,有点不甘心,加上房间柜子竟然不提供锁,所以打算出去晃悠一下。然后到了街上我发现,这里并不像国内到处都有小吃店,比较多的是那种把食物放冰箱里卖的那种店,但这种店又不提供加热。很多外国人就直接吃凉的,我刚来表示不能接受,吃个三明治再怎么也得热一下啊!晃悠了半天实在累得不行,就到超市里买了两个面包勉强解决了。

这边的超市也跟国内不一样,他有几个自助结账的柜台,就是自己扫条码,自己刷卡。如果你的东西不多,他就会让你自助结账。我刚去表示根本不会用那玩意。反正是到第3天才真正意义上独立,优雅的完成了自助购物。。。

吃完一个面包就不行了赶紧回去睡觉。同房间的还有一个中国人,在这边刚读完大学研究生,由于房子到期了,所以只能住青旅,等到参加个什么再回国,计划再过一年回来读博士。。没跟他怎么聊,感觉他这些天都待在青旅,天天玩pokemango。

第一天,就写了这么多,真的,很多人生第一次,都是记忆犹新啊。我既为自己勇敢迈出这一步感觉到自豪,也为自己之前这么多年一直在国内坐井观天而感到羞愧。anyway,things are different now~


第一天 牛津街,SOHO,拉法特广场,肖像博物馆,国家画廊,查令十字街,唐宁街,大本钟,威斯敏斯特教堂,伦敦眼,黑修士大桥。



一早起来,花掉4.9磅吃了个青旅的早餐,面包+酸奶+谷物牛奶+水果,还不错。然后就精力充沛的我开始了这伟大的暴走旅程!

门口就是BBC大楼,作为一个搞电视的人自然是无尽向往,但遗憾的是他们现在已经取消了参观项目了,所以也就无缘进去一探究竟了。

照计划,我要沿着牛津街走到查令十字街到拉法特广场看国家画廊。

说真的,当时真的挺激动的,走哪里都想拍。我终于发现,Instagram上那些好看的图片是这么容易拍,因为本来长的就好看啊,一切都有了答案,那么多不知道用在什么类型照片上的滤镜,放原来就是用在装点这些富有文艺气息的街道的啊!


这张图小p了一下





一路杀到拉法特广场才发现,现在时间还太早,各大博物馆都还没开门。于是就按照google map到附近的soho区转了一圈。


广场上有好多国内看不到的卖艺形式。



然后是soho街道。





这里应该是夜晚伦敦灯红酒绿的地方,但白天则比较冷清。绕回查令十字街,发现之前看到的一家音像店开门了,然后就情不自禁的大买了7张。。。第一天就开始买买买。

到了九点,我进入了第一个博物馆——国家肖像美术画廊。进门就看到一个非常严肃的毛茸茸,真的特别喜感!



这个博物馆面积不大,收藏着这个国家大量的肖像画,感觉不像专门收藏名作的博物馆,更像是一个肖像画作的展览馆,一批又一批,无论质量高低,各种各样的人物面貌,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创作方式在这里供人参观。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国家的人文气息。

其中比较有人气的地方就是小贝睡觉视频,不得不说,只要有颜值,直播睡觉,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啊!


然后还有抖森的照片。


因为欣赏得比较认真,嗯,所以只拍了几个名人的照片。

逛了没多久,出来的时候,还在一个老太太工作人员的强制卖萌下捐了1磅。(之后有了1penny的硬币后都捐了1 penny)。

接着,我就去了国家画廊。

这里展示的主要是英国和英国收藏的一些经典画作。

我也算是对西方绘画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看得还蛮仔细的。

前面展厅都是古典画作,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宗教题材为主。然后到后面文艺复兴时期才渐渐有了生活题材。这些油画虽然精美,但对于一个不了解基督教的人来说,看多的有点千篇一律,所以真的没记住多少。



几乎人人都在拍照,但我拍这一张的时候遭到了工作人员的阻止。感觉并不是强制性命令。

这里人气比较高的,是印象派的化作。因为非常喜欢BBC拍的印象派纪录片,所以看到这些熟悉的画作还是很兴奋的。

在国博错过了的雷诺阿,在英国总算看到了!还有毕沙罗,莫奈,梵高。。。好多名画居然都没拍。

莫奈



这个是莫奈画的伦敦,因为觉得很有纪念意义,所以后面买了这张的纪念品。



人气作品:梵高的向日葵



看到中午12点就出去了。没想到早上吃那么多还是饿了。于是,我觉得出去试试英国的餐馆。餐厅是随便选的,由于看到里面生意很好,然后也有一个亚洲人一个人在那里吃,那我觉得,我也可以一个人在里面吃吧,于是就进去了。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英国餐厅点菜,因此也注定是一个尴尬而漫长的过程。因为很讨厌的是他的菜单上都没有图,那些菜名可能就跟中国的“东坡肉”,“麻婆豆腐”,“狮子头”一样,在外国人看来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我真后悔之前没有好好做下吃饭方面的规律,以至于过了好几天才弄明白,他们吃lunch是点个course,配点sides,然后是dessert和drink。不管怎样,我还是成功地点了一份鸡肉卷加薯条。她问我要不要喝的,我说不要,她说这个价钱是加在里面的,于是我就点了一个柠檬水,但结账的时候又发现,并不是加在里面的啊,看来听力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这就是了!综合这次旅程,这一餐真的还算是非常好吃的呢!鸡肉卷其实分量很大,我都是强制性吃完的。但感觉这边的菜有个特点就是吃的时候很快就饱了吃不下,吃完后走不久又饿了。当然,可能是我体力消耗太大的原因吧。


吃完后,我就开始步入伦敦最核心的旅游区,大本钟了!


首先,需要穿过唐宁街。这条街就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吧,天安门前那一段,是政治中心,可以看见好多卫兵和西装革履快步走动快速讲话的政客,也能看到我的同行,当然,是比我要高大上不少的同行。



然后走着走着,就看见大本钟啦,比较无语的是,这个大本钟正在装修,但那时候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就像第一次来北京看到天安门一样(好像还是不至于那么激动)。大本钟旁边就是维斯特敏寺,某学期人教版英语书的封面。对面是伦敦眼。我想好不容易来一次,再怎么也要在这里欣赏几个小时吧。

于是就走过这座桥,在对岸来来回回了好几趟。现在想起来,这里并不是那么文艺,可能是因为游人太多了,我的行为可能就像一个乡下人跑到天安门广场前深情凝视 天安门城楼几小时吧。




依旧是同行。

我当时在想什么,可能是:我终于来英国了,天啊,太不可思议了,其实并不难啊,坐个飞机也就到了,但那么多人一辈子都没来过啊,所以还是很为自己感到高兴。

往西敏寺方向走,是一条比较简单的观光小道,上面安放着不少面朝对岸的观光椅,还特地加高了。


走到尽头,就是这个童话般的房子。

然后我往伦敦眼那个方向走。由于伦敦眼排队的人太多,我又没有london pass,所以就暂时放弃了坐伦敦眼的念头。本来想着最后到碎片大厦上面去俯瞰伦敦,但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边有很多现代化设施,游人也更加密集,有很多咖啡厅、酒吧、商店、溜冰场、体验馆等等,感觉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聚会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区。


不得不说,伦敦的鸟,主要是鸽子真的非常多,它们总是肆无忌惮地进入人类活动的区域,突然降落又突然飞起,每次看到有鸽子飞来我都会下意识闪躲。

这是个观景区,对面的桥是黑修士大桥,那个圆顶建筑就是圣保罗大教堂。

有一个比较恼火的事就是当我很想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公共厕所居然都是投币收费的,但我当时又没有零钱,所以就很尴尬了。当我走到黑修士大桥时就已经无心观光了,一心想着找厕所,按照google map 的显示居然走到了科文特花园,发现厕所竟然在一个教堂里面。难道要冲到教堂里面然后说你要找厕所吗,那真的太丢脸了。还好最后我聪明,找到了一家麦当劳成功解决问题。这个技巧真是中外通用啊。

再转回来,夜幕已经降临。实在饥饿的我在伦敦眼旁吃了一个汉堡。有趣的是,排我后面的有一个很高身材也不错的金发美女,开口的时候竟然是男声,周围的人也没多大反应。其实也挺正常的,只是经常在电影电视剧里面看到的事情终于在现实中看到了。


由于伦敦纬度比较高,当时仍处夏半年,所以白天特长,这也导致每天我想看夜景都要等到将近8点。而这边的景点、博物馆一般5点就准时关闭了,所以每天5点到8点这段时间往往比较难过。

看到大本钟夜景,成功打卡。总的来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美轮美奂。或许是因为嘈杂的人群,或许是因为我走得实在太累了,或许是我没有吃好,或许好的夜景都存在于照片之中吧。

这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几个感触:这一天的天气不是很好,泰晤士河的河水其实挺浑浊挺脏的,只是没有被污染。


第二天  大英博物馆-伦敦塔桥

在英国虽然只待了短短11天,如果是北京,那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而这一次我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大概是因为,这些天,经历了太多人生第一次,有太多的视觉上、心理上的冲击,留下了太多深刻记忆吧。这11天,我可以玩一辈子。

由于出发前特地买了一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来看,所以对这里的藏品非常期待。

同样是步行10分钟,就来到了这座风格老派的欧式建筑。


我们不能想当然的把大英博物馆当做英国的国博,因为里面并没有太多英国的东西,而主要都是英国从世界各地抢来的文物。但要说他是一个“世界博物馆”吧,它又并非那么全面地展现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不同国家文物数量、质量偏差很大,主要看他们抢的情况。因此,这应该算一个“大英帝国掠夺文物展览馆”吧。


博物馆是不收门票的,但为了更好地感受展品的魅力,我还是花8磅租了一个讲解器。讲解器并不是每一个展品都会跟你介绍,一个展厅就讲几件比较牛逼了,但也绝对够你逛几个小时了。

首先进入的是埃及厅。




可以说,这里的展品,每一样都是重量级的。不敢想象,古埃及,5000年前啊,那时的法老举全国之力打造的雕像啊,建筑啊,绘制的画作,经文啊,还能保存到现在。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做雕像都是用的非常坚硬的花岗岩,据说采自遥远的西奈半岛,这也许是它们经历几千年仍旧风韵犹存的原因吧。虽然中国也有辉煌的历史,但留下的文物中却没有如此世代久远,规模宏大,同时又蕴含着灿烂文明的。这次真的是开了眼界。

想到这么多沉重的物件,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竟然都被英国人搬到自己家里了,我又不禁感慨英国人真的非常不顾及其他民族的感受,非常残忍,但他们确实很有眼光,有着超前的意识!

接下来是亚述王朝,巴比伦古国



这些画,这些装饰,相当于他们古代皇宫里面的墙和柱子。

希腊馆


伯利克里!

可以说欧洲人民的高超的雕刻工艺和精确的人体比例的确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然而,这一尊其貌不扬的雕像却同样有着超高的人气。


对不起,正面照居然被我不小心删掉了。这就是复活节岛上的人像。它坐落在非洲、美洲馆的门口,是众多由黑色玄武岩雕刻而成的塑像之一。粗犷而有趣。之前是当地人祖先崇拜的一种宗教神像,但随着欧洲人的殖民,当地人渐渐改信天主教,这些不再重要的雕塑就被送给英国殖民者了。


中午在博物馆吃了三明治+热巧克力(好喝)

在博物馆的二层还有一个埃及展馆。这里我看到了文明世界的木乃伊,还有许多金字塔里奇奇怪怪的东西。比较好玩的是,古埃及其实除了人木乃伊,还有猫咪木乃伊。因为猫咪在古埃及是神圣的动物,因此人们喜欢把小猫做成木乃伊先给神灵。据说,当时有人为了赚钱还专门制作假的猫咪木乃伊,而经过x光照射,我眼前的这具木乃伊里面确实有一只小猫咪的头!


然后还有其他动物的木乃伊。

伊斯兰馆比较冷清,主要以青花瓷为主。之前其实不知道,其实青花瓷是伊斯兰文化的产物。因为当时的阿拉伯人很喜欢这种青色的瓷器,给了中国大量的订单,从而也传到了中国,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

本来对中国馆满怀希望,但发现这里除了一堆精美的瓷器之外什么也没有。失望之余,我是不是还是该庆幸英国人没有像抢埃及那样洗劫我们呢?其实这次来大英博物馆,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想看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百度之后才知道,《女史箴图》每年只有特定的时间才会展出。也算是留了个遗憾吧。

逛到后面,各种牛逼的展品仍然是连绵不绝,可能是累了,也可能是麻木了,我不再那么兴奋。可能就像是再豪华的饕餮大餐吃多了都会吐吧,一次参观终究还是无法饱览这浩瀚星辰,不过这将近5个小时的经历绝对是圆满的。

掷铁饼者,是复制品啦。
自铁饼者

出博物馆,天还有点阴阴沉沉的,飘着点小雨。用google查了一下,准备从罗素公园坐公交车到tower bridge road。

第一次坐伦敦标志性的红色双层巴士,当然要选二楼最前面的位置啦。

就是饮料也能拍出英伦范!

下了公交,天突然晴了起来,于是街拍瞬间有了质感。



路边的小公园,可以看见碎片大厦!

一只狗突然从我面前跑过,原来是在追逐松鼠,但松鼠飞快地窜上了树,狗的主人也飞速赶来,拽起了链子。这边人的素质比起国内真的还是要高一些,至少出门遛狗的都是套了链子牵着走的。

于是走着走着,伦敦塔桥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了!走近看这两座塔,跟之前在照片上看的感觉差太多了。它是精美的,宏伟的,也是崭新的,现代的!我特别喜欢桥上钢筋被漆成的天蓝色,它有一种不拘泥于身份的梦幻、童话色彩,为这座古典风格的建筑带来了年轻的气息。




几乎是全程仰望走过这座桥的,每一步都是风景!


过桥之后回望,这天气,这云真的超美!

塔桥旁边就是伦敦塔,由于是在舍不得抛下室外的好天气,这一次就没有到塔里参观,本来说改天再来的,但终究还是留了一个遗憾。




步道上漫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应该算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地方了吧。

一个中国大妈直接把手机递给我,“小伙子,给我们拍张照吧。”我比较震惊她怎么就确定我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东南亚人呢。。好吧,可能我长得真的很像中国人吧。



又上了一次桥,本来打算到他楼上参观,但居然已经过5点了,只能再一次错失良机。


比较有趣的是,我沿着河边走,竟然发现河滨公园上在举办中国美食节,第一家是河南烩面,第二家就是重庆小面,本来想来一碗,但发现一碗小面居然要12磅。他问我要不要来一碗,这个小面可是怎么怎么正宗的。。我说,我怎么不知道,我在重庆天天吃,何况你还是卖这么贵我才不要。然后就走了。之后觉得我这样做很没有礼貌,至少应该给老乡以温暖的鼓励才对,我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到异国他乡了。。

桥上的云时刻变化着,可以说是风情万种了。



夕阳西下,终于迎来了一天中的晚霞。我第三次走上了塔桥。这一次,我看到了大船过桥,大桥从中间分开并缓缓升起,等船过去之后再放了下来。之后才知道,能看到这一幕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而更幸运的事情还在后面。这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还没反应过来,身上就被淋湿了,而同时,西边的落日仍旧金光闪耀,路面,栏杆,车子都在雨水的洗礼下投影出朦胧的图案,原来这就是淋淋《日不落》里面唱的“sunshine in the rain”啊!!雨下不久就停了,留下的,是无与伦比的黄昏。这可能是我生命中遇见最美丽动人的日落了吧!塔、桥、城堡、湿润洁净的柏油马路,红色巴士,还有金色的余晖。






这一天这这样完美地结束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回去地铁竟然坐错了。这时候我才明白,伦敦的地铁是,一个站台可以坐很多个线路,不是像北京那样,你坐所有列车都一样,你得看它是去哪里的。我这次本来应该做circle line的,结果坐成了direct line,从地铁坐成轻轨,到郊区去了才发现。还好没坐太远,我又不慌不忙地坐了回去。


第三天  贝克街-艾比路-摄政公园-康顿-科文特花园-布莱克希思

这一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晚上终于可以见到travis了!因为良哥说他中午十二点从利兹过来,所以我决定早上就在great portlant附近逛逛。

先是来到贝克街,因为我没看过《福尔摩斯》,也没看过卷福,所以对那个商店也没什么感觉。拍照的大都是中国人,可能在国外也没有那么火吧。



然后走过几条几乎没有人的街道,就来到了abby road。到这里打卡是因为The bratles的最后一张专辑的景点封面。但现实似乎有点讽刺。因为这条艾比路实在相貌平平,而且还正在施工,要不是一大堆人在这里拍照我很可能就走过了。


在这个人形街道旁就是艾比路录音室,但是它不能参观,只能参观纪念品商店。这个纪念品商店真的有毒,好多东西都特别棒,我选了一件T恤自己穿,和一个艾比路录音师的工作人员的吊牌,一个袋子就8磅,但这绝对是这次旅行我最喜欢的纪念品。因为他象征着一个身份——流行,摇滚的制作人,这简直就是我认为地球上最酷的职业,这辈子是没有希望触及了,但它能给我带来美好的幻想和激励!

离开艾比路,从另一条路到摄政公园。路上突然窜出一大群人让我有点受到了惊吓,不知不觉我已经被淹没在拥挤的人海之中,男女老少都有。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到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跑来看板球比赛的。板球是英国很受欢迎的一种运动,当然在中国基本没有听说过。

然后就进入了摄政公园。这里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没有太多特别的装点,主要是大片的草地,树林,河流,算是给过来跑步,或者散心,踢足球的人提供一个自然的背景吧。



从公园出来,就到了condem town,这里算是伦敦的跳蚤市场吧,之前本来准备来这里淘一些好东西的,但感觉这些东西质量都比较差,有的还赶不上国内有些地方的地摊呢。加上良哥也快到了,所以我就先找了个麦当劳上厕所,然简单的逛了下就坐地铁去科文特花园了。



之所以去科文特花园,是因为要去吃这里的牛排。先上图



自从良哥去了英国,感觉她真的蜕变了,作为利兹很可能的唯一在工作的中国人,她似乎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的身份,而是自信、快乐地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她懂得欣赏自己,成为了从内而外美丽的human being。从她身上,我收到了满满的inspiration。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牛排做得并不是特别好吃,还不如国内的必胜客呢!但谁叫他是英国的牛排呢,我还是吃完了。

中午陪良哥去青旅check in之后我们就前往blackheath看travis了,为了让两个陪我,我花掉了50大洋请她,她说早知道音乐节一天都有就早点去了。。。

Blackheath翻译过来是黑荒原,位于伦敦东南,靠着格林威治,算是近郊吧。一出地铁就看到大片大片的草地和滚滚的白云,路上还有穿着制服起着马的巡逻队。来不及感受这恬淡优雅的乡村风情,我们就直奔音乐节了。

可能是因为on blackheath音乐节是family and food为主体的,所以小盆友比较多,里面还有很多秋千等玩具,不太像是我想象中的glustonbury一样的有很多疯狂年轻人的那种音乐节,而更像是一个大型的fun fair。


我们到的时候正在表演的是一个女声硬核说唱,真的可以说是非常难听了,但我们买了一点wine,跟着节奏竟然也轻松快乐了起来。之后我们到帐篷里看一个爵士女还挺赞的。然后夜幕降临,随着metronomy唱完,我们就挤到前排等待Travis 的出现。

我发现现场老年粉居多,大概都是来追忆年轻时的回忆的吧。

没有怎么等,老崔就出现了。

想想上一次看他们,还是大三的时候在北京草莓音乐节。这几年中他们发了两张专辑,而我从学校到社会,再从北京到伦敦,想想也蛮不错的。因为不是第一次见他们,说实话没有上次那么激动,倒是多了几分感动。

Fran梳好了他不多的头发,穿上了代表家乡的苏格兰裙,Andy和Dougie穿上了西装,Neil没特意打扮但也算是干净利落吧,但这已经和他们平时不修边幅的作风截然不同了。可以看出他们这次是认真的在致敬自己的青春,把这场几年《the man who》的演出当成了一件庄重的仪式。

一上来就“one two three。。”就知道《writing to reach you》来了,然后他们就非常认真,平静地开始演奏了。对我来说这种感觉非常微妙。因为往往一场演出的第一首歌都是未知的,但这一次随着前奏响起,大家都非常有默契地开始摆动,然后Fran一张口大家也跟着唱,没有发出太多兴奋的噪音。好像在说,这可是《the man who》的专场,《writing to reach you》是专辑第一首歌,当然就首先唱这首了啊。2013年,《writing to reach you》是他们表演的第一首老歌,当时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而这一次我更多的是沉醉其中,全程跟唱,然后一直在想,这首歌怎么这么好听!

然后唱《the fear》的时候我超级兴奋,因为终于,竟然听到现场了,但旁边的人好像能像我这种连冷门歌曲都能全程跟唱的人也不多啊。本来期待他们像很多年的一次对这首进行即兴改编,但最后他们还是完全尊重原版地唱完。接着是《As you are》,也是我超喜欢的一首歌,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都在幻想现场听这首歌的意境,特别是那声声嘶力竭的咆哮背后的电吉他独奏,从没想到有实现的一天。我忘记了当时是有多么激动,甚至有点伤心,现在已经无法get到当时的美妙感受了。

唱《driftwood》时候迎来了全场第一个高潮,全场的人几乎都会唱副歌,不禁让我想起MV里的毕业人群。这首歌唱的正是成长与烦恼,在我来看是travis 的队歌,也许它真的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之后就是《the last laugh of the laghter》,也是我超级喜欢喝期待的,这首歌最大的魅力就是Fran松软、慵懒、快要融化的声音了,但可能是这样唱现场太难了,也可能真的是年华不再,Fran这次咬字还是更实,更重,假声也略带沙哑。但无论怎样,这还是一首非常非常好听的歌!

唱《Turn》的时候迎来了第二个高潮,这次表演跟当年在glassgow的音乐节一样,也是让Dougie唱第二个verse,高音部分Fran是早已无法还原CD了,但仍然很卖力地在唱。沉浸在全场大合唱中,听到“I want to live in the world that I belong, I will surve,and I believe that it won't be very long...”这就歌词简直就是我的座右铭,我又仿佛回到了当年大二实习的时光,并为自己再一次打了一针鸡血。

《why dose it always rain on me》,不用说,成名曲,自然也是全场大合唱。可能是由于太可预料,又之前听过一次了,所以好像感觉不是很强烈。

然后是《Luv》,这首也是我最喜欢他们的歌之一!唱之前,Fran终于开口说话了。讲的是他们最开始跟Oasis走巡演的时候,有几个制作人在后台让他们演奏一首歌。然后Fran就唱了《Luv》,唱完后,Fran就看见几个制作人哭成了泪人。

这真的是一首超级忧伤,又美得令人心碎的歌。但是!但是!我前面有一个BITCH老女人根本不尊重别人表演,骑在一个男的身上,一会又是吹口哨,一会又是喊Fran,Dougie什么的。其实之前她就有时不时乱叫,搞得周围的人都很反感,但她竟然在这首,这么忧郁的歌,这首几百年都没有现场的歌表演的时候发疯实在让我忍无可忍。但既然旁边的人都忍住了,我一个外国人还是不敢去惹事啊!!!Fran简直根本就没有鸟这个人,全程几乎闭着眼,很深情吹奏口琴,轻轻演唱。虽然我非常希望能够享受这千年难遇,很可能一辈子一次的机会,但我不得不说,这次体验被这个BITCH毁了!



接着是《she's so strange》,Fran说,这是一首very very old song,因为是Glass onion时期的啊。Fran15岁左右写的吧。一直以为这首是全场最弱,但现场听还是非常赞的啊!

唱《slide show》时候好忧伤,因为整张专辑已经接近尾声了。看着眼前的Fran,和他年轻时在BBC穿个绿衣服报个吉他表演这首歌的时候比,身材还是瘦瘦的,头发更少了,面容依然温柔亲切毫无被岁月摧残的感觉,只是没有了当年的那份稚气和忧郁。

最后《blue flashing light》算是全场高潮。舞台真正还原了blue flashing light,全场蓝光闪瞎人眼,travis也很high,给出了目前最燃的一次演出,那种感觉真是爽爆了。

整个过程中,良哥一直都在告诉我Dougie好帅啊,哈哈是的,狗狗就是那种越老越帅的。但年轻的时候每个人的颜值都非常高啊。

唱完这首歌我以为就结束了,还有点期待他们唱B-sides的歌曲。但tFran说,这就是《the man who》的全部了,然后我们还要表演其他专辑的几首歌。

首先是《love will come through》,《re-offender》,都是我超喜欢的《12 memories》里面的,我暗自庆幸自己太幸运了,还能听到《re-offender》!之后还唱了《side》,《closer》,《flowers in the window》和《sing》。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side》,然后唱《closer》的时候,现场好像并没有国内那么大合唱,我就说,在英国,他们最火的肯定不是《closer》!《flowers in the window》,还是一如既往地的四人聚拢不插电模式,但这次增加了格林威治某大学的学生当backvoice。《sing》还是一如既往的燃。

然后他们走了。

然后安可。

然后他们又回来了。

带来的是《Al I want to do is rock》。感觉跟他们之前表演没有太大区别,和上次草莓的结束也一模一样,所以我当时也没有非常非常激动。

这次表演真是完全忽略了《od to j smith》之后的所有专辑,全是老歌,真的算是一场对青春的追念,对老歌迷的回馈。虽然作为死忠粉,我还想听更多冷门歌曲,但其实,能听到《The man who》的全专真的已经非常幸运了,毕竟,这种搞整张专辑怀旧的乐队太少啦!!!

值得一提的是,中途Fran说,今天的月亮很美。然后之后他表演的时候,大屏上的镜头就很赞地把Fran和黄月亮切在了一起。真是美好的一夜啊!!

2013年看travis,我可以说死而无憾了,2017年看travis,我只能说,上天对我太好了,这么多非分的愿望都让我实现了。

或许之后的日子,我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再找一个终极的目标吧!


第四天 诺丁山-牛津街-国王十字车站

这一天,其实没去多少地方,主要是跟良哥逛街。

早上,我们拍了很长的队去吃一家网红英式早餐。就是这个!!可以说是向往已久了,其实真的还蛮好吃的,关键是,非常管饱!好吧,其实我不是吃货,对于食物我也只能感受至此了。


然后我们去了诺丁山,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一部电影,然后有五颜六色的房屋。到了这里发现,其实这里是一个富人区,大都是一排排崭新的大房子,街道冷冷清清。只有在诺丁山集市这条街才有一定数量的人群。这边集市上卖的,很大一部分是印度风格的珠宝,装饰品,可能欧洲这边人对于印度风的喜爱,就跟我们喜欢西藏,云南少数民族服装配饰一样吧。

很多人在这里拍照,但我觉得,也就那样吧。

我超级喜欢绿色的车,但据说这是一个post car。

逛完集市,吃了一个所谓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后,良哥就催着我去牛津街了。她说好不容易来一趟伦敦,一定要逛街,关键是她要挑选一件party dress。我想,虽然我很难得来一次,每天时间都很珍贵,但对于良哥来说,这边能够陪她玩,逛街的人也很少啊,所以就跟着她开始逛街。。。

整个过程其实挺无聊的,就是女生选衣服,试衣服,然后什么都没有买。但其中有个比较有趣的插曲就是,良哥选了好久终于选了一对耳环,然后她拿着这个耳环去选其他衣服,不知道怎么逛着逛着就走出去了,走到街上才发现手中拿着耳环。我说,这岂不是shop thefting!她想了一下还是回去付钱比较好,不然比较没素质。然后我们本以为进门的时候警报会想,可没想到那个检测器就是形同虚设,并没有什么卵用。然后良哥在结账排队的过程中又不想买这对耳环了,于是有还了回去。

到了下午,我送良哥是从国王十字车站赶车,顺便看了下哈利波特的9又3/4站台,好多人在那里排队,但由于不是哈迷,所以看看就走了。

我非常佩服的一点是,英国人能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创造这个时代的全球性IP,光是《哈利波特》创造的产值就无可估量了吧。为什么中国不可以呢?哪怕是在自己国家创造一个这个时代的IP都这么难?

以这天天气不太好,再加上这一天真的累了,于是就直接从国王十字车站走回青旅大睡了一觉到8点。这几天晚上,我都是在超市买印度盒饭然后到青旅加热吃,主要是晚上大多数餐馆都关了,而且他们把午餐和晚餐区分得很开,到晚上就没有fish&chips之类的卖了貌似,说实话,我现在都不太知道他们这边一般晚上都吃些什么。

青旅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利用青旅的厨房做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吃。在那里,你会发现,比你预算更少的,用生命在穷游的人其实还蛮多的。。。


第五天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公园-自然历史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

本来计划和blacktheath一块去的格林威治没去成实在不甘心,所以这一天我大早就起来了。辛亏我听力还可以,听到列车广播说格林威治天文台其实是在格林威治前一站下车。



这里是泰晤士河南岸,一大早的没几个人,风光还不错。


按照指示,我走进了格林威治公园,天文台就位于公园的山坡顶上。



大片大片的绿地,下面就是格林威治皇家学院。

这个上面有个圆球的建筑就是天文博物馆了。但由于他10点才开门,所以我在外面晃悠了好一阵子。

从山上俯瞰伦敦城。刚才还蓝天白云的天气现在又乌云密布了,然后马上就下雨了,下不了一会又突然放晴。伦敦的天气就是这样,阴晴不定,几乎每天都会下雨,但每场雨可能10到20分钟就结束了,所以我从头到尾都没买伞,用一顶帽子就抗过来了。真的,只有到了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伦敦人喜欢谈论天气了,因为这里的天气的确可以是一个跟星座类似的玄学话题。






门票好像12磅,算便宜了,提供免费的语音讲解器,仅有的五种语音导览中就有中文,这一刻还是满自豪的。

一同参观的,还有一大波高颜值的萝莉和正太。

一进院子,就看到这条世界最著名的线:0度经线。它告诉我们,规则都是强者制定的。

标准的打卡照还是得拍的。脚踏两个半球跟116个经度意外的Beijing say hi

博物馆并不大,这里就是以前天文学家每天工作、生活的地方。主要介绍了英国天文与航海的发展历史以及钟表的发展史。

近代科学这方面内容可以说是中国确实的内容,那个时代,英国科学已经有着瞩目的科学成就,并且在马不停蹄的发展,各项成果可谓日新月异,而想想国内,还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做着天朝大国的梦呢!我感触较深的是,在那个时候,他们的统治者竟然可以做到不留余力地推进科技发展,当然,那是出于海外掠夺的利益驱动。但就是这样明锐的眼光让英国超过同期的航海霸主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强国。在国内,总有一种输不起,伤不起的“爱国自尊心”,总认为别的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只是时间问题,但出来之后有种感觉就是,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不只是经济,而是做事的理念,眼光。当然,近些年我已经察觉到我们的领导人先进的发展理念,可是,这些智慧,觉悟并没有被当成一种很重要的东西传递给广泛的民众。




这个是汤姆·汉克斯吧!


在这几个展览馆后面还有个天文博物馆,科普的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天文知识,比较适合小朋友学习,所以自认为都知道的我在地下一层上了个厕所就下山了。

在山下,还有一个航海博物馆,免费参观。里面有英国从古至今各种航海工具,他们这边的设计风格以复杂和精致为特点,跟中国简约、实用的风格很不一样,但看多了,也就那样吧。

中午,在格林威治小镇吃到了梦寐以求的fish&chips,感觉真的是。。这里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当厨师吗。



在格林威治镇简单逛了一下就坐地铁前往下一个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

先是在银行街转地铁,狭窄的街道,快速走动的人群,感觉这里就很符合伦敦作为世界繁忙金融中心的刻板印象。

老爷爷都穿这么潮。


然后就到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了。这个哥特式的房子绝对是伦敦建筑最美的博物馆了,据说修建于达尔文时期。总觉得自然科学的博物馆难道不应该比较现代,然后设计得比较卡通可爱吗,但实际上自然科学在别人国家都算得上是老古董了,是严肃、庄重的存在。

一进去,就看到空中悬挂的大恐龙!是不是有点眼熟?

这里有许多完美的动物、植物、标本,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大多数都是中国没有的,所以我感到特别陌生,唯一的感觉就是:我对世界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各种蛇

古老的硅化木

当然,作为与地理相关的工作者,最让我兴奋的还是地球馆了。这个好似钻入地心的通道是我见过的最酷的入口设计了!。



这里的亮点是很多不错的交互设计,可以让参观者通过现场体验理解一系列地球上自然现象的产生原理。我比较惊讶的是,这几年接触地质才搞懂的很多知识,比如岩石种类和形成,板块运动,沉积现象,火山活动、地貌类型等等内容,在这里竟然都被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够通过观看、操作明白其中的原理。其实这些设计并不难,也都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别人科普就是比我们用心啊。

这是讲流水对地貌的塑造。
这个是干神马的忘了

一个游戏机就能搞懂所有岩石原理。

我还记得有一个让游客体验地震的小屋子,模仿的是日本东京的一个便利店,监视器里还是当时真实的地震画面。进入屋子之后不久,整个屋子就开始晃动,橱窗的商品纷纷倒下,还挺好玩的。

然后就是各种矿物的展览馆。之前这些东西都是在图片上看到的,肉眼看到着实非常震撼,而且这里的宝石数量非常之多,且没有重复的,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可以说是一盘地球馈赠的饕餮大餐了,真是在这里看一天都不够!




在地质商店里看到的一本书,超级想买,讲的是英国各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但想想这么重,买回去可能也不会仔细看,所以还是算了。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这样一本系统而形象地讲中国地质的科普读物呢?





作为纪念,我买了一块英国地质图的画布,这也是我这次非常喜欢的一件纪念品,英国、地质,这不就是我这一时期的象征吗?

英国这么小一个国家,都没几座高山,地质学仍然如此先进,科普做得也非常尽心尽力,想必他们的眼光不只在国内吧,而是投向了全世界。在中国,总觉得中国这么大,足够我们去探寻一辈子了,这可能也是我们视线总局限在国内,的原因吧。

其实这个博物馆还有好多未来得及探寻的地方,但由于内容实在太多消化不了所以在看了地球馆不久后就出去了。

由于之前耽误太久,以至于在维多利亚和阿伯特博物馆只看了40分钟就被迫离开了。这个博物馆珍藏的主要是维多利亚时期皇室珍藏的一些雕塑、家具、装饰等,都是清一色非常欧式风格的东西。感觉看这些东西就像在中国博物馆看瓷器一样,感觉都很精美,但看多了就觉得其实都一样。

这里模仿的是皇宫里的卧室,跟电影里一样,都没有窗,真可怕。



有一个屋子里有很多拉斐尔的画还不错,但照片被误删了。总的来说,对这个博物馆没有太深的印象,可能是中国人还是不能欣赏其中之美吧,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攻略里面都很推这里。

离开博物馆,又到了每天景点都关门了然后天还没黑的尴尬时刻。于是我觉得压压马路。

一个城市有一条河的好处就是河永远是城市的最低点,你要去河边就往低的地方画一条垂线,一定就能走到。





我记得还是走了很远的,到了河边,目的就是在有限的几天里多看看泰晤士河畔的晚霞。

不知道这是什么桥。






还是很美的,毕竟是伦敦。这里四处都是景色,从早到晚,可以从日出看到日落再看夜景。我试图提醒自己不要那么贪婪,人生如此短暂,而时间的风光是无限的,我们注定不能收获它的全部,甚至是沧海一粟,我们能拥有的,只是属于自己的瞬间,如果你感受到了美与和谐,心灵为之触动,那就够了,不要留恋风景。毕竟,我们不是为了欣赏外面的美景才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终究有自己的使命。每次想到这里,我都可以心满意足地头也不回地离开。

走向地铁时,一个lady以为我在炒她微笑,于是赶紧露出了笑容,但当她发现我并没有专注她时,她又马上拉下的笑容。果然,大家都很会装笑。

晚上的伦敦大街上,人真的很少,所以,还是赶紧回去吧。



第六天 白金汉宫-海德公园-温莎城堡

到了第六天,我发现之前的安排真的被完全打乱了。好吧,就随性一点吧,还有什么没玩的赶紧去。一大早,在简单的规划后就出发了。


先是3沿着摄政街走到了白金汉宫。由于对英国皇室什么的不是很感兴趣,加上排队观光的人又很多,所以就在外面看了看。感觉他们这边的皇宫外面看上去真的跟其他建筑没有太大区别,不够富丽堂皇,还没有国王十字车站好看呢。



偷拍这几个美女的背影。估计她们是东欧那边的妹纸吧,英国女生的身材和颜值水平不可能这么高!

见到了在我心中一直是玩具的英国卫兵。



偷拍小朋友游客被发现了。

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海德公园的南门了,这个拱门还是很眼熟的。

里面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跟摄政公园差别不大,也是有树有水有草地,然后超多的鸽子、鸭子和鹅。




从北门出去再走不久,就到帕丁顿车站了。我第一次用英国的买票机买票,竟然成功买到了。跟国内不同,这边可以买当天任何时间的出发和来回,如果只买去程是10磅,然后来回的话只要11.3磅。可以说是非常划算了。

从进站到上火车都不需要安检、检票。。全靠自觉。我去的时候在火车上竟然也没人验票,直到回来的时候火车上才有人查票。想想要是国内实行这样的规矩,那还得了??

这趟车是通往牛津的,中途转了一站,大概四十分钟吧,就到温莎了。这是一个坐落在泰晤士河上游的小镇,风景也是非常不错的,完全没有国内小镇脏乱差的特点。


下火车买了一个可以加热的牛肉卷作为午餐,有点像我们这边的锅盔,然而这都要4磅。

出车站就是温莎城堡了。看上去,确实与伦敦的那些古建筑有些区别。他们很多人都说温莎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但我觉得其实还行。

门票好像25磅,算是这次旅行买的最贵的门票了。对欧洲的宫廷啊、皇室啊、教堂、建筑什么的之前了解很少,要不是有语音讲解,我可能真的20分钟就逛完了。

语音讲解真的挺有必要,跟着提示,就像是侦探游戏一样,找到一个个编号,然后解锁其背后的故事。


室内参观就两部分,首先是已经忘记什么名字的大教堂。由于里面不准拍照所以没图片,只记得各个设计都非常繁复和精美。他们的一个建筑可以修100多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在中国如果一个建筑修的时间比人的寿命还长,那是修给谁住的呢?还修它干什么呢?这种超越生命的东西,是中国没有的,以后也不太可能有。


然后是国会大厅,里面就是一些皇族居住的卧室、餐厅、会客厅等等,里面的每一个装饰,每一幅画似乎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同样没有图。

参观完了温莎,本来计划去伊顿工学参观一下。但照地图走了好久到他们门口才发现居然这段时间不让参观。也不算遗憾吧,因为我对那里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兴趣。倒是这条小镇的道路给我印象深刻——就是很多欧洲文艺片里面的那些冷清小镇应该有的样子!

6&9

伊顿公学,就在墙外面看看好了。

本来墙就不高,还修几个台阶,到底几个意思?


之后在泰晤士河畔逛了一会会就坐火车回去了。



帕丁顿车站

回到伦敦,又走到了海德公园东北角的大理石拱门,貌似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在这里发表演讲的,它在电影里的出镜率也很高。

这里的鸽子也很多,而且老是有中东穿着的人在这里喂鸽子,和鸽子合为一体。

从这里穿过去就是牛津街。意外发现了一家音像店HMV,话说是英国最大的。这里生意还不错,可见这里还是有不少人有钱有情怀买正版实体的。好吧,貌似中国都没有专门买音响制品的地方了。

然后,我就从牛津街直接走了回去。这几天great portland地铁站貌似关闭了,所以再也没有尝试过坐到那里然后去青旅。

值得一提的是,这天晚上我勇敢地走进了一家餐厅吃晚饭,并成功的点到了菜——烤鸡、玉米和莎拉,一共才7磅多,不仅吃饱了,感觉味道还不错。

不得不说,我实在是无法用刀叉优雅的吃鸡,特别是玉米,吃的时候直接用手拿着啃的,显得非常不优雅,一如既往的地把桌上弄得乱七八糟,我想那时候的我在周边人的眼里肯定就跟我看农村里进城的人一样,anyway。。whatever。。



后来才知道,这是英国很有名的一家连锁店Lani’s。波波问我有没有吃过,我说那是什么,他说是烤鸡,我把图发给他后他说就是这个。。我说我的运气是不是也太好了一点!

现在有点后悔在英国没有好好的吃几顿大餐,主要原因还是之前彻底没有做饮食方面的攻略,但在这边,吃真的是一件需要做功课的事情!

可能由于插的图实在太多,Lofter有点扛不住了,导致我几乎每次传图都要崩一次然后再传,所以我决定另起一篇(下)。


评论(1)
热度(4)

© 风扇不摇头 | Powered by LOFTER